原文鏈接: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中國制造如何轉型升級,擺脫處于“微笑曲線”低谷的命運,成為中國制造思索與探尋的命題。今年4月,由中國產業報協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主辦,中國產業報協會新聞攝影專業委員會、中國產業報協會通聯研究委員會承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支持的“活力中國·走進美麗工廠”系列活動啟動。旨在通過挖掘、梳理,展示我國近年來工業化轉型升級進程取得的成果,鼓勵和引導工業企業增強創新能力、提高經濟效益、減少資源消耗、建設優美環境,成為“美麗中國”的踐行者。
繼首次“走進活動”在江蘇常熟成功舉辦后,由近二十家中央媒體組成的“活力中國·走進美麗工廠”采訪團此次走進江蘇康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緣集團),參觀走訪了康緣智能化新工廠和現代中藥研究院,并與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
我國醫藥工業一直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針對目前醫藥行業普遍面臨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新藥研發水平較低、高端醫療設備依賴進口等問題,康緣集團董事長蕭偉表示:“康緣藥業一直將智能制造作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制定了中藥生產智能制造10年戰略規劃,涵蓋物資采購、產品生產、物流配送、市場銷售、臨床應用等產品全生命周期,力求從傳統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向綠色低耗轉變,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促進傳統中藥產業技術升級改造,推動中藥數字化精準制造,以實現中藥智能制造目標。”
據悉,在前不久國家工信部公布《關于開展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推薦的通知》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中,康緣藥業的中藥生產智能工廠試點示范項目榜上有名,成為全國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該項目也是國內正式投產的首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數字化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廠。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對康緣藥業數字化智能制藥技術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的軍功標志著我國現代中藥制造產業正式進入智能化時代。
康緣集團董事長蕭偉
根據蕭偉介紹,該項目在2012年啟動,由康緣藥業聯合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投資4.8億元設計建設而成,于2014年年底竣工,目前已全面投產。該工廠基于國際制藥技術標準進行設計,創新集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制藥技術和高效節能新型工藝裝備,多項技術系國內首次工業化應用,部分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
蕭偉還表示,“在目前經濟新常態下,面對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壓力,中國經濟要實現動力轉換必然將依靠創新驅動。康緣就是要通過創新驅動和智能制造實現產業轉型新的升級,積極契合國家‘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未來,康緣將依托在中成藥領域積累的優勢,向大健康產品及服務領域進行多元化發展布局,不斷延伸中藥產業鏈,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和產業生態環境的不斷完善。
作為一家集中藥研發、生產、貿易為一體的大型中藥企業,康緣藥業中藥智能制造技術構建了現代中藥質量標準體系,保障中藥產品質量穩定均一和安全有效,為中藥產業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研究路徑,為中國傳統中藥走向國際邁出了第一步,可以說是實現中藥行業“中國夢”的“美麗工廠”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