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5-06/10/content_100021.htm
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康緣藥業,與浙江大學開展全方位產學研合作,于2012年啟動“中藥先進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和中藥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廠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4.8億元,歷時2年多竣工,于今年2月通過GMP認證,3月投入使用。
6月3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的消費品工業智能制造現場交流會在江蘇省連云港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王黎明、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等出席會議。各地工業和信息化管理部門和國內醫藥企業的代表現場考察了康緣藥業的這一項目并給予高度評價。
我國中藥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但中藥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仍制約于質量均一性及標準化的瓶頸,阻礙著中藥產業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發展。亟待通過加強中藥系統性研究,明確藥效物質基礎,并進行中藥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技術示范研究和工程建設,改變中藥傳統制造方式,帶動我國中藥制造水平的整體提高。
康緣藥業董事長蕭偉介紹,該企業與浙江大學合作,重點圍繞熱毒寧注射液、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掖等中藥大品種的工藝及產能要求進行設計,以提高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全程質量控制的研究和應用水平為突破口,創新集成先進的自動化控制和過程分析技術,融合新型優效、節能工藝與技術裝備,開展中藥生產過程全程質量控制技術研究,建立中藥生產過程知識管理體系并實現產業化,滿足中藥智能化生產的產業需求。
康緣藥業中藥智能制造的主要特色在于建設中藥智能制造工廠和貫穿于生產各環節的智能化管理。一是建成了完善的數字化工廠系統模型和企業核心數據庫,以及與生產過程控制、管理系統互通集成的實時通信與數據平臺。二是建成了制造執行系統(MES)并與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實現了集成。三是建成了過程數據自動采集和分析系統及在線優化,并實現了產品生產全過程的跟蹤追溯。生產工藝數據自動數據采集率達98%,工廠自控投用率達95%。四是建成了智能車間覆蓋90%以上設備和關鍵環節的自動控制系統,實現了主要生產設備、泵、電機等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故障報警和診斷分析。五是建成了能源管理與決策系統,實現了對各種資源介質和重點耗能設備的實時監控、優化調度和綜合管理,確保安全可靠、經濟高效。
張伯禮認為,康緣藥業多年創新探索,創建了中成藥生產過程“點-點一致”、“段-段一致”、“批-批一致”的質量一致性控制技術體系,在中藥多組分復雜體系的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中達到領先水平,將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應用,也為實現中藥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范例。
王黎明表示,康緣藥業重視戰略定位、頂層設計、系統集成、資金投入的做法,通過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實現轉型升級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各地醫藥行業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推進醫藥工業智能制造進程,各企業也要結合自身特點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大力培育發展新型生產方式方式。